为何美国人形机器人不如日韩时代催促早日问世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点击:[1]人次
为何美国人形机器人不如日韩:时代催促早日问世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人类希望机器人做越来越多的事。2010年,地球上还没有造出一台完全意义上的仿人型机器人,虽然今天的机器人已经可以连续不断地做出类似转身、定位等简单动作,但更加复杂的运动和指令,还有待实现。
机器人世界杯大赛(RoboCup)每年6月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前来一试身手。但今年能够代表美国参加挑战的只有一台仿人机器人。它姓L,名CHARLI(“L”代表“轻量级”,“CHARLI”即“Cognitive Humanoid Autonomous Robotwith Learning Intel ligence”的缩写,是“有自主认知功能的仿人机器人”的意思)。这是美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仿人机器人,由吉尼亚理工大学制作。它没有远程电源或遥控计算机,身高约1.52米,有胳膊有腿,走起路来像人一样左右开弓。
如今,CHARLI-L终于跻身于仿人机器人国际俱乐部。在这个国际俱乐部里,日本和韩国处于主宰地位,两国在民用机器人开发上的能力加起来超出美国许多倍。日本的阿西莫(Asimo)仿人机器人由本田公司于1986年研制,目前已经发展到第12代;为了与Asimo竞争,韩国于2004研发了Hubo,结果成了他们国家的骄傲。据说本田研制第一代Asimo耗资达3亿美元,每年参与的技术人员100多位。
相比仿人机器人在日本和韩国实验室随处可见的景象,美国本土制造的CHARLI形单影只,是不是太孤单了?
原因究竟何在?
先听听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和机械装置实验室的创始人丹尼斯·洪的观点。丹尼斯·洪也是CHARLI机器人研制团队的领导。洪在2009年被美国著名的通俗科学杂志《大众科学》评为10大青年英才之一。他指导学生制作了利用化学能驱动的变形虫状机器人、能模仿人类的步态并类似蜘蛛的机器人STriDER,和一套能帮助盲人司机自主决策的系统。他还与合作者丹尼尔李开发了一套复杂的软件,用于管理机器人的行为和控制人与机器人的互动。这些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有领先的地位。
丹尼斯·洪对日韩两国的领先地位并不不以为然。他认为CHARLI早已是本科12级了,再过一年半就能成研究生,启动资金才区区2万美元。实际上,他的话已经透露出缺乏资金来源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其次,是技术整合上的欠缺。在谈到机器人制作的困难时,洪指出:“仿人机器人是机器人制造的圣杯。这是一个系统中的系统,涉及到机器人制造的方方面面,有人工智能、自主行为控制、动态管理、机械设计等,几乎包罗万象!”
1234下一页>